据《解深密经》无自性相品载,有两种:
(1)一向趣寂声闻、
(2)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。
《入楞伽经》载有三种:
(1)决定寂灭声闻、
(2)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、
(3)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有三种:
(1)变化声闻、
(2)誓愿声闻、
(3)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。
世亲菩萨《法华论》则将声闻分类为四种:
(1)决定声闻、
(2)增上慢声闻、
(3)退菩提心声闻、
(4)应化声闻等四种。
另据《法华文句》所举,将声闻类分为五种声闻,即:
(1)决定声闻,谓久习小乘,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。
(2)退菩提声闻,谓此声闻本习大乘,积劫修道,然中间为厌生死,退大道心,取证小果。
(3)应化声闻,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,故内秘佛菩萨之行,外现声闻之形,以劝诱小乘,令入大乘。
(4)增上慢声闻,谓厌离生死,欣乐涅盘,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,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。(5)大乘声闻,谓以佛道之声,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(喻小乘涅盘),终归大乘实相之理。
评论